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30余年,他与城市轨道交通一起成长
出现突发状况时,他第一时间带领工人紧急帮忙;安全巡检时,他会将现场每一个角落仔仔细细检查清楚;遇到困难时,他组织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攻坚克难……
 
他是中铁一局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一标段项目常务副经理张希海。从最开始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实习,到成长为技术员,再到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他已从事这项工作30余年。
 
创新工作室助力降本增效
 
2020年,张希海被公司派到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参与建设,项目一进场,他就琢磨着创建一个创新工作室。项目线路长达8公里多,通过现场查看需要钻孔的量较大,人工手持冲击钻进行地锚栓打孔,4个人一天只能施工100米,不仅作业效率低,质量也不高。张希海想,项目部并不缺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能工巧匠,如果凝聚力量,会不会有作为?
 
于是在2021年1月,他领衔创立了“张希海创新工作室”,组织团队成员集思广益,专题研制智能化机械设备。经过3个月的努力,一款能走行于地铁轨道上,按照预输入指令定点打孔的设备应运而生。这个钻孔机器人可以通过多个电动打孔钻,一次性打多个孔,极大提高了打孔效率。同时,当电动打孔钻遇到钢筋时,弹簧会自动压缩,滑动杆及电动打孔钻上移,自动行进至下一打孔位,完成全自动无人化的地锚栓打孔作业。
 
“该设备2小时就可以完成4个人一天的工作量,成本节约率约达61%。” 张希海说。近年来,工作室不断开拓创新,带动一线职工全员创新,重点攻克橡胶浮置板道床施工过程中遇到新的技术难题。
 
信息化助力安全生产
 
每天清晨,张希海就会雷打不动走进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调度指挥室,详细查看每个工人所处的位置,每台机器所处的状态。为了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控程度,张希海在项目部大力推行轨行区智慧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远程网络施工管理。
 
张希海介绍,该系统实现了行车实时监控和隧道内作业人员全监控、隧道内外语音实时通话,一旦发现工人有不安全行为、物体存在不安全状态,即刻解决。此外,轨行区智慧信息化管理平台还将行车计划审批、实时定位、调度命令、查询统计等十大系统功能运用于铺轨施工的各个环节,所有施工单位都可以通过网络请求施工作业令,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该平台的成功运用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减轻了运输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有效地保障了施工车辆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张希海说。在涉及职工劳动安全领域,张希海还积极组织项目职工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督促现场安全生产措施、施工质量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传帮带教培养人才
 
张希海经常利用业务学习机会,积极传帮带教,培养出一批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能手。
 
马文瑞新入职时,考虑到他刚到项目不熟悉工作,张希海把项目员工召集起来专门给他开了欢迎会。在会上,张希海要求每个人都给马文瑞介绍了一遍自己的成长经历,向他“传经送宝”。为了让他快速成长起来,张希海不仅把项目总工指定为他的指导老师,还专门为他制订了成长计划。
 
张希海认为,最快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进而不断成长。赵华云是张希海较早的一批学生,如今他已成长为项目总工程师。“与我一同进项目的共有5个新人,是被手把手带起来的。”
 
据统计,自工作以来,张希海已为公司培养专业技术人才40余名。
来源:未知 编辑: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3-05-06

上一篇:胜利油田打造成规模作业自动化示范区

下一篇:守好华东最大“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