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放大国企“平台效应” 匹配城市发展战略

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将加快推进计划总投资达2892亿元 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项目涉及地铁三期工程、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辽阳西路快速路工程、海尔路-银川路立交等,全方位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2022年将高质量推进计划总投资达875亿元 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项目涉及集成电路、高端化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有效助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更好提升匹配城市产业发展能力

国资国企是城市发展不可替代的骨干力量。

2021年,青岛国资国企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攻势,落实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启动实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三位一体”深化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去年1至11月,青岛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营业收入6399.9亿元、利润总额49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8%、10%,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主要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的发展态势;固定资产投资达528亿元,同比增幅达32.84%,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更好地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是青岛国资国企需要谋划和思考的“新命题”。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项目,不断强化国资招商平台功能,通过市场化手段综合运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创投风投等方式“以资引资”“以企招企”,加快推动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融入全市发展一盘棋,在服务全市大局中更好发挥作用,青岛市属国企,尤其是国有投资运营平台公司需要扮演好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更重要的“新角色”。

领投重大建设和产业项目

要实现城市能级的不断跃升,紧锣密鼓地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是关键,市属国企理应成为其中重要的承担者、推动者和参与者。

一个重要例证就是,在赛况胶着的“芯”路上,青岛市属国企强势出击、密集布阵,让一直跟跑追赶的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崛起,成为新赛道的一匹“黑马”。

芯恩CIDM项目结束了山东省“缺芯少面”的困境,其背后是澳柯玛控股集团投下的真金白银,高端数模混合以及特殊工艺的8英寸和12英寸芯片、国内先进光掩膜版等集成电路产品的量产指日可期,将为青岛发展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等行业提供高新技术产品支撑。城投集团引进存储芯片设计企业华芯智存、封装测试企业泰睿思微电子、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企业聚能创芯等多个半导体项目落地青岛。华通集团与工业产业园运营商联东集团签约合作建设运营“华通·联东青岛临空国际智造港”,共同打造以临空智造、总部商贸为主题的空港产业集群。

这些项目的投资、落地均表明同一个态度:以“四新”经济激活青岛发展新动能,市属国企要有大格局、大担当、大作为,这是匹配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国资国企“主力军”的必然之举。

目前,市国资委已启动实施“市属企业‘十四五’万亿投资计划”项目库,瞄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和全市规划的13条产业链,“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市区两级国企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总计200余个大项目建设。市属企业要在其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围绕整合资源增强投融资能力,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要求,以“清单化”方式细化推动由市属企业重点推进的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建设项目,更好服务城市发展建设、服务城市民生保障。

市属企业是服务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的重要骨干力量。2022年,市属企业将积极承担计划总投资达2892亿元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通过加快推进地铁三期工程、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辽阳西路快速路工程、海尔路-银川路立交等13个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

市属企业是担当匹配城市重点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主力军。2022年,聚焦主业市场化配置资源,市属企业将高质量推进计划总投资达875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聚焦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支柱性产业,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动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项目等15个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建设,项目涉及集成电路、高端化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有效助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更好提升匹配城市产业发展能力。

与功能区“一对一”合作赋能

功能区是青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去年7月,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下线,中国速度青岛制造再次震撼世界;去年前11个月,高新区151个“四新”经济在库在统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增长100%以上,增速全市第一;在金家岭金融聚集区,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已聚集1098家,涵盖22类业态,成为企业上市和独角兽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蓝谷核心区,海洋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并拥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国之重器”,是推动我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核心力量。

经过新一轮改革,青岛各功能区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增强创新策源力,加快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为充分发挥市属平台、国资国企作用,助力功能区招引落地重大产业项目,今年青岛将创新打造市区两级国有平台公司协同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新模式。积极协调推动城投集团与高新区、国信集团与蓝谷核心区、华通集团与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国投公司与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建立“一对一”合作机制,统筹推进功能区开发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为功能区改革发展赋能增效。

围绕重点发展的五大一流产业集群、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和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结合市属企业主责主业,我市研究提出市属企业匹配支持方案,推动产业项目招引落地在各功能区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构建多层次母子基金群

“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资本的“源头活水”进行“精准滴灌”,实力雄厚的国资基金群是有力支撑。

去年以来,我市启动运行国有资本股权制投资基金,以打造国有资本“以资引资”市场化运作平台为目标,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积极撬动更多资源要素投向市属企业重点创新项目。截至目前,已与3家基金管理公司合作设立规模17亿元的子基金。海发集团智慧数科基金完成以萨技术、聚玻网、竹芒科技3个项目投资。华通集团等相关市属企业与南方基金合作设立规模10亿元的华资南方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首期5亿元已募资到位,并于2021年12月17日举行“青岛华资南方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仪式,以资引资现场签约引进威翔科技项目落地我市。海发集团等企业与上海华人文化共同搭建CMC海发半导体产业基金等,重点支持半导体项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今年,市国资委将通过市场化的“资本+实业”双轮驱动模式,培育打造“四新”经济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充分发挥市场化基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搭建青岛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基金、国有资本股权制投资基金等多元化国有资本基金群,引入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项目,构建多层次母子基金群,有效发挥市属企业在优化产业链中的强链补链延链作用。

此外,今年还将继续深化提升国资招商平台功能助力全市“双招双引”。去年以来,市国资委创新思路打法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深化平台活动招商,先后策划开展“2021央企青岛行:上合央企国际客厅欢迎您”、青岛/澳门企业合作交流会、中国企业论坛签约活动、2021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等多场招商活动,签约投资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878.64亿元,助力全市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企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将纳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树立明确的目标导向。市属企业作为支撑城市战略的重要依靠力量,更要主动担当作为,坚定服务城市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在匹配重点产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企业与城市的同成长共进步。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2-01-07

上一篇:加快数字化转型,塑造竞争新优势

下一篇:警营开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