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文旅复苏,抢抓『出圈』机会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清明假期首日,市民杨女士来到了崂山风景区仰口游览区,这里桃花、杏花、樱桃花等各类山花次第开放,满目春色如烟似霞。崂山风景区秩序良好,严格执行了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据携程数据显示,在清明假期,青岛最受欢迎的景区前三为:崂山风景区、大珠山风景区、大崂樱桃谷。相关短视频也遍布网络,刷爆朋友圈。

升腾的人气让我们心生温暖,也显示出文旅行业正逐步复苏。清明前夕,青岛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行程码成功“摘星”,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闯过了一道关口。此前散发的疫情,让文旅行业遭遇一场“倒春寒”。而今情况向好,市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有序恢复对外开放,熟悉的一切正在归来。这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继续戴好口罩,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为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做好准备。

文旅复苏,是对行业转型的一次检验。这个清明假期,人气较旺的景点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云”上功夫扎实。自从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文旅行业遇到较为严重的损失。压力之下,转型加速,到2021年,离开了线上的景点,几乎已是“不完整”的。如今,这种情况更加凸显。令人欣喜的是,从全市各大景区到文旅企业,再到乡间民宿,已经普遍具备线上推广意识。还有导游转型拍短视频,成为颇具知名度的“网红”。在携程发布的今年清明假期乡村旅游客源地榜单中,青岛跻身全国前十。全域旅游绽放多彩活力的背后,是市民能够从各大平台查阅丰富信息,精准匹配自己的兴趣点,这是业态成熟的一种体现。防疫期间,不少文化场馆推出了线上文化活动,有的点击率颇高。但也有市民反映,部分场馆线上活动乏善可陈,与北京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如何做好文物“活化”,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旅“破圈”,需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当前,景区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创意”。没有文化就没有根,就算偶尔走红,也注定只是流星;离开创意,就很难红起来,在这个流量时代,很可能会被埋没。近年来,青岛涌现出一批网红打卡地。比如,以大学路红墙为代表的边边角角,还有燕儿岛山公园、小麦岛公园之类的自然风光地带,都聚拢了众多人气。位于安徽路16号的“小红楼”美术馆走的则是另一条路线。这里原为嘉木美术馆,在青岛文化圈具有一定知名度。改为“小红楼”后,名字变“俗”了,却让IP更有“网”感。加上门口带有“我知道你会来 所以我等”字样的指示牌,以及院内的一些设计,很适合网友拍出“九宫格”式照片,从而在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上爆火。契合年轻人口味的转型,更容易实现价值变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也更具抗风险能力。

文旅复苏,需要正视每一处短板和不足,让这条全产业链做好品质化、精致化,有效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愉悦度。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切实转变思维,把工作做到实处,就能让产业迸发出蓬勃生命力,让这个春天更加绚丽多姿。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2-04-08

上一篇:青岛“精准”助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青岛在国内率先试点绿色建材批量集中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