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把海洋关键技术“握在自己手中”

崂山脚下、鳌山湾畔,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被一片蔚蓝大海环抱,实验室里的海洋工作者们永远忘不了那个特别的日子——2018年6月12日。

那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听取实验室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能源、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构建综合立体海洋观测网络等方面的情况介绍,了解深远海科考船队共享平台建设和科考船工作情况。习近平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他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创造辉煌。

牢记殷殷嘱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坚持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聚力科技自立自强,建立完善海洋基础设施,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加快重大海洋科技成果产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海洋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超算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3月,海洋领域首个冷冻电镜中心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成并全面对外开放共享,为用户提供样品制备、数据解析等服务。这是山东省首个冷冻电镜中心,也是我国乃至全球首个聚焦海洋生命科学的冷冻电镜中心,将以海洋生物为研究目标,推动海洋生物学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生态、细胞水平走向分子水平。

海洋基础设施,筑起科技创新基石。像海洋领域首个冷冻电镜中心一样,通过建立完善海洋基础设施、系统、平台,以促进科技成果产出,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嘱托,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不变的发展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实验室时,对实验室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系统布局和自主研发海洋高端装备等情况非常关心。”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副主任贾东宁说,在超算仿真大厅,总书记认真察看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运行情况,并向科研人员详细询问构建超级计算机互联网、研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系统“深蓝大脑”、打造国家一流海洋系统模拟器的最新进展。得知超级计算机解决了海洋数据“碎片化”问题,大大提高了海洋观测和预测能力,总书记十分高兴。

所谓超算平台,其核心是利用超级计算机,借助其超级计算能力,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解读更多的生物信息获取更多数据,已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面向全球发起的“透明海洋”“深海极地”“蓝色生命”等大科学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年来,实验室超算平台不断升级,现已成为全球海洋科研领域最快的超算中心。”贾东宁介绍。

借助超算平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成果频出。例如,在海洋模式预报领域,将计算精度从10公里提升到3公里,进而是亚公里精度;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快速筛选确立了7个抗病毒药物靶点并及时面向全球开放共享,全球超过180家医疗科研机构下载使用,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科技支撑。

海洋药物研发快速发展,蓝色药库梯次产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关于海洋药物研发情况的介绍。习近平指出,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管华诗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总书记表示:“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最前沿,近年来,海洋药物研发日益受到国内外重视,已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青岛是全国最早利用海藻开展海洋药物研究的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青岛向海问药,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近年来,青岛加快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海洋药物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

“开发海洋药物,重要的一步是从海洋生物中发现具有成药性的海洋化合物。”管华诗院士说,目前全球已发现3.5万余个海洋化合物,其中一半以上有活性,而且远比陆地上动植物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要高。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海洋药物,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病毒及抗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海洋中寻找新的药物,被认为是新世纪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新希望。

当然,仅仅发现和研究海洋天然产物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进行筛选和开发。借助海洋领域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算平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成了基于智能超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物实测耦合的海洋药物发现新体系,发布了全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快速锁定药物靶点与生物活性的预测准确率由不足20%跃升至70%以上,缩短研发周期3—5年,助力打造中国“蓝色药库”。

目前,我国在市场销售的4个现代海洋药物都来自青岛。通过源源不断的药物筛选和项目池补充,“蓝色药库”形成了“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发展态势,预计今后每年都有望诞生新药临床批件。

“我早应该退休了,不用操那么多心。但在‘蓝色药库’建设上,我‘退而不休’。”耄耋之年的管华诗院士依旧忙碌在海洋药物研发一线。他表示,总书记对海洋药物的关注,是对他以及海洋界莫大的鼓舞。

海洋装备、技术实现领跑,重大成果加速产出

今年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实现零的突破。“国信1号”船由青岛国信集团发起,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设计,体现了实验室自主研制海洋装备、大力发展海洋高端技术的导向。

自主研发海洋高端装备、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时,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高端装备联合实验室内,无人水面船、海洋传感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关键技术的海洋仪器设备吸引了总书记目光,他走上前去凝神察看,不时询问。离开实验室时,科研人员纷纷围聚过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说,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牢记总书记嘱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坚持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近年来,除完成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的养殖工艺及其装备研发外,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在全球首次突破水下万米的持续观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方法与应用技术走出国门,出口美国、智利、秘鲁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与修复技术近四年应用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等65项工程,估算节约腐蚀成本约31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000米级Argo、万米AUV研制成功,一批战略前沿技术正在研发中。

截至目前,国家、省、市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以青岛蓝谷为核心,瞄准海洋技术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方向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东部园区已启用运行,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

“我们还牢记总书记在青岛出席多国海军活动期间首次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基于自主研发的海洋装备、海洋技术及相关成果,加快‘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栽毅说,实验室与澳大利亚共建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为南大洋与南极研究搭建全球性合作基地;与美国共建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面向全球发布共享最高分辨率、500年时间序列的地球气候系统模拟大数据,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正在与俄罗斯推进共建中俄北极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助力北极研究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面海而立、向海图强。发挥国之重器作用、担负国家使命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正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王栽毅表示,在新的起点上,全体海洋科研人员必将再接再厉,创造辉煌,为祖国为民族立新功。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2-06-07

上一篇:1300余辆公交车 成为文明旅游宣传车

下一篇:抓实抓细各项准备工作 确保高考平稳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