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即墨:资源“共联”组织“共建”产业“共富”

千亩茶园绿油油,漫谷梅瓣缤纷落,蜿蜒河流清见底,参天水杉排连荫——这是初访者的鳌角石印象。即墨第一个吃上白面馒头的村庄,青岛农村范围内第一个通自来水通电的村庄,第一个建设地下综合管网的村庄……鳌角石村创造了多个第一。

鳌角石村的致富密码是什么?我们从这句话中找到答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党组织就出现在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

“我们村历史上连续两任支部书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的每任村书记都以他们为榜样,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鳌角石村党委书记李建欣说。村庄先后创建“初心永恒”党建品牌,打造形成省内首家农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馆,设立产业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头,建成江北最大的梅花基地,打造千亩茶园,变废弃矿坑为旅游资源,年接待各类参观团队上万人次……

鳌角石村是即墨区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即墨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资源“共联”为引擎,以组织“共建”为基石,以产业“共富”为目标,逐步探索出“联建富·趟新路”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有一种联姻叫资源“共联”

4月15日,北安街道兰院村与青岛惠科微电子公司签订了“村企共建意向书”,双方共同打造蔬菜专供基地——“惠科农场”。通过村党支部组织号召,由党员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带头种植大田菜,吸引村民将土地作价入股,参与蔬菜种植,扩大种植规模,企业统一对蔬菜进行收购,专供企业餐厅。此举可谓一举两得,既解决了企业吃菜难,也解决了村民卖菜难。

青岛惠科微电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高新技术企业,近些年公司发展迅速,员工达500余人,年产值过亿元。这样一家高新企业,却苦于公司园艺无专人管理、员工午餐原材料无着落的问题。北安街道兰院村紧邻城区,村里有不少侍弄花草林木的农工巧匠,村民也有种瓜果蔬菜的优良传统,但成熟季节往往有蔬菜滞销的问题。

一边是企业要服务,另一边是农民要致富。如何将“两难”局面转为双赢?北安街道党工委引导周边企业与村集体通过“联姻”方式开展经营合作,建立新型产业主体与村集体、农民之间利益联结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向企业借力,引入第三方合作,对村庄农业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包装推介等服务,逐步扩大蔬菜专供规模,增加蔬菜产品附加值。”兰院村第一书记杨明宽说,项目预计将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带动参与村民每户年增收5000余元。

除了“村企共联”,即墨还积极推行“村社共同体”。

“捧着‘金饭碗’,到处‘要饭吃’”,这曾是金口镇金阳光村村民的真实写照。作为该村的特色农产品,甘薯粉条有着100多年的生产历史,年产量达200万斤。但因粉条原生产材料品种不一、标准不同,导致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在村民增收方面效果甚微。

今年,金阳光村通过新村联合社入股,规范运营池戈庄甘薯粉条合作社,组织村内各网格种植甘薯300余亩,预计可增加产量120余万斤。从选种育苗到原材料采购,合作社对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品牌、统一产品包装,扩大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统一销售。

在新村党委领办合作社的同时,各网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也有声有色:村庄辖区东营里网格领办的军德土豆合作社,店东屯、姜家埠子、河阳庄等网格领办的甘薯种植合作社,共组织580余人入社,预计可为社员增收330余万元。

即墨区大力引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在龙头企业建党组织、支部领办合作社等举措,探索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等模式,提高了产业组织化程度,服务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共同发展。全区发展培育家庭农场21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40家,成立专业合作社2800多家,带动1.8万农户抱团经营。

产业发展到哪,支部就建到哪

乡村共同富裕,产业是关键,组织是基础。组织建强了,产业兴旺就有了保障。

位于移风店镇的国际种都核心区,拥有全球排名第4的荷兰瑞克斯旺公司中国总部等16家重点种子企业,形成500多类蔬菜、花卉种子研育展销一体的产业链。如何让种子产业在这方热土上更好的扎下强根、结出硕果,移风店镇党委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党组织统筹资源服务种业发展,产业发展到哪,支部就建到哪。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由此而生。“支部成立后,我们的合作社与6家蔬菜加工企业、60余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捆绑成团,各取所长、互帮互助,一起创品牌、闯市场,党组织的力量带动了产业发展。”大坝新村大庄网格党支部书记韩泽兵,全程参与了蔬菜种植党总支的建立,也尝到了产业链上建支部的“甜头”。目前,已认证国家级、省级示范社11家,培育了“三品一标”农产品10余个,优质蔬菜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移风店镇依托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蔬菜展示中心2处“双创”平台和农村电商平台,聘请专业公司运营,为周边企业、农户、合作社提供农产品展销、网络直播带货和农业技术培训等服务,统一包装销售26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和20万吨优质蔬菜,辐射带动周边8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2021年,作为传统农业镇的移风店镇居民银行存款余额26亿元,在全区17个镇街中排名第2。

近年来,即墨区针对村庄布局散、资源统筹难、党组织作用弱等问题,综合考虑户籍人口、历史沿革等因素,撤销原建制村党组织,全区成立135个新村党委,设立1028个网格党支部,推选产生7500余名“党员中心户”,构建起“新村党委—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同时,打破村庄、行业壁垒,因地制宜设置产业、治理等专业型党组织,推动党组织触角向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一线延伸。

“共富产业园”找到共富密码

六月的龙泉街道鑫泉村,绿水环绕,林木葱翠,花果飘香,宽阔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一直延伸到村后的工业园区。这种“村庄+园区”的发展态势是即墨区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典型代表。

在塔吊林立的园区里,村党委书记解本军一边查看施工现场,一边说:“从公司成立到摘牌拿地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赶在11月前建设完成20万平方米的‘共富产业园’并投产使用,这是为青岛奇瑞汽车整车项目配套而建的。”

鑫泉村的共同富裕与汽车产业紧密相关。即墨区汽车产业比较发达,拥有一汽大众、一汽解放等龙头企业和一大批产业配套项目,聚集了4个整车企业和400多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年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稳居全省区县第一。由于近些年众多汽车项目落户村庄周边,征地补偿让村庄“一夜暴富”。如何让钱生钱、资源变财富,成为村党委一班人考虑最多的。

关键时刻,街道党工委发挥龙头作用,把涉及多个村的政策、项目、资金有效整合,引导2个被征地村庄注册成立青岛共富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和村民入股等方式,利用征地补偿款3亿元规划建设“共富产业园”,主要用于落户奇瑞配套零部件项目和村庄自主招商项目。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3000万元,入股村庄按股分红,实现村企共赢发展。

创建“共富产业园”,“一园”生“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这“三变”改革富裕了村民,盘活了乡村经济。

鑫泉村富裕之后,龙泉街道并没有就此打住,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村庄。“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域富裕才是富。”党工委书记王永刚说,街道引导2个先富村庄拿出10%的股份,转让给其他4个相对薄弱村庄,每村按比例股份享受分红,其中每年分红扣除一部分作为本金,剩余部分由薄弱村庄自主支配使用,这样既能使薄弱村加持股份且实现增值,又能每年为村庄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真正实现以“一村富”带动“多村富”。

在乡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即墨区通过“共联共建共富”的生动实践,打破行政、地域的界限,带动乡村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充分集聚,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巩固了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兴、产业旺、农村美、百姓富的美好愿景。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2-07-04

上一篇:解码“亿元村”:富民增收的“白里探索”

下一篇:比学赶超 狠抓落实 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