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为王”。金融牌照是城市间金融业竞争的重要维度,也是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嬗变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近期,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两则动态引发业内关注。
一是6月24日,总部位于浙江义乌的上市公司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商品城”)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支付牌照一事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批复,“小商品城”通过收购快捷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快捷通”)母公司浙江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海尔网络”),将间接持有快捷通100%股权。
据此前公告,本次股权交易的价格为4.493亿元。
二是近日,人民银行在官网公布了第四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牌照续展结果,包括苏宁易付宝、滴滴支付等在内的52家机构顺利续展,8家支付机构续展申请中止,19家机构支付牌照被注销。
注册在青岛的三家支付公司,山东网上有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青岛百达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顺利通过此次续展。
支付牌照也叫“第三方支付牌照”,即支付业务许可证,是为了加强对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的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非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分为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等三类。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对支付行业实行严监管,牌照数量不断减少,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4日,支付牌照注销数量已增至51张,全国第三方支付牌照存量仅余220张。在22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中,青岛占据5席,包括1张互联网支付牌照,4张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牌照。
对青岛而言,在孜孜以求于各类新型金融牌照的同时,如何将已握在手中的这5张珍贵的支付牌照实现价值最大化,成为青岛现代金融坚实的“底座”之一,助力数字化城市和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这份“牌照之问”令人深思。
小商品城的数字“雄心”
支付是交易生态的基础设施,支付本身虽然没有独立价值,但与交易生态结合,成为底层基础设施,对交易生态闭环有强劲的支撑作用。
自2013年,小商品城就启动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2014年被受理后由于牌照发放趋严一直未能成功获得。
为了能够尽早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为数字贸易平台构建关键基础设施,小商品城开始改变策略,尝试通过收购方式获取第三方支付牌照。
小商品城与海尔金控于2021年6月16日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44930万元(约4.49亿元)收购其持有的海尔网络100%股权,而后者持有快捷通100%股权。2022年6月24日,小商品城上述的收购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同意批复,这意味着,自2013年启动申请以来,小商品城时隔9年通过收购间接获取首张第三方支付牌照,获得了从事互联网支付业务的资质。
小商品城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对快捷通的收购将赋能线下实体市场及Chinagoods平台,实现支付功能,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打通数据闭环,提升Chinagoods平台支付结算优势,实现“订单数据、支付数据、物流数据”的闭环运行,服务义乌市场经营主体及相关中小微企业在贸易资金结算等方面的需求,推动市场向数字贸易平台转型。符合小商品城“以市场为主业,以数字为纽带,以平台为支撑,打造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的发展战略。
而监管部门对于小商品城收购支付牌照企业的批复,也体现外界寄希望于义乌这个外贸型先锋区域,希望义乌能够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双循环,在贸易领域创新方面,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还有专家表示,小商品城的业务与数字人民币、互联网支付相结合,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今年4月,浙江金华成为全国新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隶属于金华市的义乌以小商品城为重点试点场景之一,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
青岛“起步”并不晚
为了加强对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制定施行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其中第三条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从事支付业务需要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也称《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由此进入牌照时代。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央行一共发出271张支付牌照。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支付行业属于金融基础设施,布局支付行业对于互联网大厂完成其生态闭环极其重要,可以降低对其他平台的依赖,同时节省巨额的支付手续费用,降低成本。
十多年来,除了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百度通过申请获得支付牌照之外,其他不少头部互联网公司基本上也通过收购拿到了支付牌照。
在第三方支付牌照方面,青岛“起步”并不晚。
注册于青岛的山东网上有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012年就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当时全省唯一一家同时获批“互联网支付”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两项业务支付牌照的支付企业。
此外,山东银利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青岛百森通支付有限公司、青岛百达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山东飞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也分别在2015年之前拿到了支付牌照。
虽然起步并不晚,但在“强者恒强”的行业发展大背景下,青岛本土的5家支付企业目前仍属于“小字辈”,其中的4家预付卡支付公司,同全国大部分预付卡支付公司一样,处于举步维艰的窘境。
此前央行批准的预付卡牌照数量只符合当年的预付卡市场需求,而现在的预付卡市场需求正在急剧缩小,持有预付卡的支付机构却没有减少,就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
近日,有机构发布了“2021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司TOP200”榜单。榜单根据各大企业实力,综合评选出拥有第三方牌照公司的前200强企业。
其中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网银、广州银联、国旅、拉卡拉、北京银联、锦江国际商务、上海银联等知名企业位列榜单前十位。
注册在济南的山东电子商务综合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200强中位于第28位,网上有名位居39位,百达通位于199位。
支付不仅仅是支付
支付是互联网企业的基础,牵扯到资金往来和数据交换,这些数据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都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2011年5月26日,央行正式发布第三方支付企业支付牌照,支付宝成为国内首张支付牌照获得者。
拥有了支付宝的加持,阿里的淘宝电商平台可以拥有丰富的数据作为支撑,为用户构建完整的交易闭环,把客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之上,推动平台交易量增长和业务延伸扩张,进而成为国内最大电商平台。
央行自2016年起暂停新的支付牌照审批,第三方支付行业一度被视为特许经营、外人难进的“铁饭碗”。但随着支付行业激烈“内卷”,不少持牌支付机构已在纷纷另谋出路。但另一方面,一些早前未通过申请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为了拓展商业版图,都争先恐后地挤入支付领域,比如小米、美团、滴滴等。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支付牌照搭建自己的支付通道,降低对其他平台的依赖,同时节省巨额的支付手续费用,降低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拥有支付牌照意味着掌握海量的订单信息、交易总额、支付信息等重要数据,并能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来变现,包括客户群像刻画、卡券营销等,以支付为入口,可以连接C端用户及B端商户摸清用户交易习惯,实现创新营销。
在当下数字经济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支付牌照不仅对互联网企业而言是“标配”,对城市而言,也是现代金融生态圈的底层支撑 ,它可以链接起数据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与场景不断结合,与生态形成协同,搭建开放平台,拓展和融合各种消费场景,让贸易更活跃、更简单。而这种特质,与正打造数字城市,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的青岛不谋而合。
培育壮大青岛版的“支付宝”,让已握在手中的5张支付牌照可以“光彩照人”,这份支付牌照不断缩量背景下的“牌照之问”亟待青岛精彩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