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是主体、项目是关键。积极融入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聚焦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青岛以涉海项目建设、招引推动海洋产业提质增效为着力点,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加快起势。
今年上半年,青岛88个海洋重点项目开工在建率达90.91%,完成年度计划投资77.91%;海洋领域新签约引进项目82个,总投资额491.1亿元,项目数、总投资额同比增长9.3%和17%。
靠前服务,推动项目建设“超预期”
今年5月,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实现了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零的突破”。“国信1号”驶向深蓝,代表着青岛渔业转型跨越,承载着青岛以深远海养殖为标志,继藻、虾、贝、鱼、参之后继续引领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梦想。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信1号”之所以能够提前完工、投入使用,背后离不开青岛对工程项目的大力支持。“由于养殖工船属于渔业养殖的新领域,是深远海养殖探索性产业业态,不适用已出台的各类渔业政策,需要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予以支持。”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海洋渔业处副处长王亚楠介绍,青岛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推动“国信1号”养殖工船获批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运营管理试点。同时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国信系列养殖工船项目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0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项目,被省科技厅列入2021年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2022年支持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专项,获得中央资金等补助支持。
可以说,正是青岛开展的一系列主动靠前服务,让“国信1号”加快建设、落地运营。而“国信1号”项目也成为青岛海洋领域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青岛滚动推进包括“国信1号”项目在内的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88个海洋重点项目,上半年开工在建率达90.91%,完成年度计划投资77.91%。
“半年时间能够完成涉海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近八成,与我们今年开展涉海项目大调研密切相关。”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经济运行处处长徐璐表示,为推动海洋领域项目加快投资建设,海洋局先后赴11个区市、功能区开展实地调研,详细梳理海洋领域未开工和进度缓慢项目,积极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排忧解难。例如,积极协调解决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暨冷链物流基地项目资金贷款问题,对项目海域使用问题靠前服务,推动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记者梳理发现,青岛2022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大多数海洋重点项目依然达到甚至超过建设预期进度。除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蓝谷药业海洋科技谷、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青岛浩大海洋科技产业园、中鲁海洋创新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外,海上风力发电机装备零部件制造项目、年产海洋系列自热食品约6000万份的融合源便利食品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预计今年年底竣工。这些重点项目涉及现代海洋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多个门类,将推动青岛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招大引强,新签约海洋项目82个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青岛一边抓涉海项目存量建设,一边抓涉海项目增量发展。2022年,制定《青岛市2022年海洋领域招商引资工作方案》,锚定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船舶及配套设备等11条重点产业链条开展精准招商。
“今年上半年,青岛新签约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深圳众信海洋科技总部等涉海项目82个,计划总投资491.1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30亿-50亿元项目6个,项目数、总投资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9.3%和17%。”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工业处处长张惠珺介绍。
以大企业、头部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为主导,青岛开展定向招商,推动着链上开花、花上结果,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关键生产部件实现本地配套。
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项目由潍柴集团投资建设,建设完成后将具备行业一流的专业海洋装备研发、建造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开发能力,形成设计研发、建造维修、展示体验、新兴消费产业和融合示范“五位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可以预见,该项目将与青岛的上海电气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等项目一起,推动青岛船舶海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海洋项目是重要的产业磁石,一旦落地,将极大促进上下游产业发展。”张惠珺表示,下一步,海洋局将继续按照“涉海元素多、科技含量高、拉动引领强”的原则招引海洋领域项目,积极对接跟进融通能源等项目,争取更多优质海洋项目落地实施,推动青岛海洋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下一篇:青岛全面提高规范性文件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