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于1993年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目前位列品牌500强,世界第五大啤酒厂商,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是出口最多的中国啤酒品牌,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双奥”官方赞助企业,更是一张海内外广泛认可的中国品牌名片。
青啤集团党委高度重视产改工作,聚焦创新创效,持续培养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让产业工人“心中有爱、脚下有力、身上有劲、脸上有光”,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和队伍壮大”五个方面出实招、抓实事、见实效,着力打造一支适应企业发展、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组织千余名职工沿党史脉络,结合公司下属单位所在地红色地标,唱响红色经典歌曲。举行以“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职工合唱展演,用别开“声”面的“音乐党史课”唱响爱党心声。组织春联大赛、书画大赛,在评选中突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对公司未来的祝福,发挥引领思想、凝聚士气的良好作用。挖掘青啤历史上的“红色信物”,让广大职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点亮青啤职工奋进路上的“精神灯塔”,筑牢青啤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新时代青啤工人在攻克产业工人素质提升难点上坚持久久为功,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帮助更多产业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强企之路。青啤集团创新建立“11234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核心师资队伍、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实施“名师带高徒”“海豚计划”、建立“成长地图”等一系列素质提升的举措,着力提升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青岛啤酒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在荣誉激励上,积极选树劳模工匠和技能人才,利用“四屏联动”融媒体平台,强化典型引领,激发广大职工见贤思齐,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在薪酬激励方面,为不同层级的技能人才设立了技能津贴;发布《关于支持劳模建功立业的若干规定》,在传统待遇的基础上,增加青啤专属福利、外出专业学习培训等特色待遇;设立“金麦穗”全员增量分享奖金。在成长激励方面,通过在职业通道方面创新产业工人晋升通道,为技能人才搭建了“一纵三横”职业发展通道,切实增强广大产业工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青岛啤酒结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战略,将总体业务拓展为快乐、健康、时尚三大板块。在快乐板块,青啤职工在科技创新、匠心智造、数字营销、智慧物流、场景体验的创新实践中,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欧洲啤酒之星金奖、全球首家啤酒饮料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等殊荣。在健康板块,青啤职工潜心创业、谋篇起势,收购雀巢中国饮用水业务,饮用水业务健康发展。在时尚板块,青啤职工创新创意、异军突起,依托布局全国的Tsingtao1903青岛啤酒吧,让沉浸式体验消费模式在全国兴起。同时,在作为三大板块支撑的智慧供应链,青啤职工率先转型、立足科技,开创性实施“城市绿色配送”、生鲜冷链“一盘货”等敢为人先的项目,赋能主业、服务市场。
围绕高质量发展,青啤职工从传统技能型向创新技能型转变,助力公司经营业绩和市值连创历史新高。先后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等国家级荣誉10名,齐鲁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等省级荣誉35名,振超技能大奖、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市级荣誉50名;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奖章3人,省部级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级工匠55人、市级劳模、市五一劳动奖章、市级工匠129人;中国酿酒大师3人,国家级品酒师42人,占全国国家级品酒师总数的42%。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为产业工人搭建平台、提供舞台、畅通发展和晋升通道,其实质也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青啤集团上市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山东省6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之一。成绩的取得利益于产业工人创新力的全面提升,得益于集团职工技能素质的不断提高,得益于改革举措深入人心。集团将继续推动产改紧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激励广大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强企、技能报国之路,让改革焕发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市总生产部、青岛啤酒集团工会
通讯员:张伟、崔鑫茹
编辑:王子枫
上一篇:【工会志愿者在行动】城阳巴士工会志愿者助力低碳环保公益宣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