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魏春涛的“工匠”之路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2月23日,魏春涛收到青岛市总工会拨付的8万元“青岛大工匠”资助奖金,脸上、心里都喜滋滋的。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在老家的父母和妻子,与家人一同分享这份喜悦。

“感谢公司的培养,感谢市总工会提供的平台,我感到技能人才大有可为!我会继续努力!”


▲魏春涛与同事在现场就吊装方案进行交流


魏春涛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七建公司(以下简称“七建公司”)的一名电焊班长,1980年出生,共产党员,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石油集团“金牌教练员”、山东省“齐鲁首席技师”等数十项荣誉,2022年当选青岛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

从一名普遍的电焊工到青岛大工匠,魏春涛说:“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魏春涛在认真检查焊道


“学好一门手艺,一辈子不愁吃饭”

魏春涛的老家在山东沂水县一个小山村,父亲是村里的木匠,年逾70仍在坚持用“老手艺”打造家具,姑姑开了家裁缝铺。也许是受长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魏春涛从小便对“手艺人”有了深切的认识:学好一门手艺,一辈子不愁吃饭。

但是魏春涛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而是被村口电焊铺的“滋滋”声所吸引,绚烂跳跃的焊花,绽放在眼中,印刻在心里。

初中毕业魏春涛没有选择继续读高中,而是进入县技工学校学习电焊。毕业时,不少公司到技工学校招工,很多同学都放弃所学专业被招走了。魏春涛却不为所动,直到七建公司去招工。

“有电焊吗?”“有!”毫不犹豫,魏春涛踏上了去往七建公司的路。

工作后,他勤奋好学、积极主动、敬业尽责,始终冲锋在施工第一线,先后参与了新加坡、大庆、乍得、广东等10多个国内外项目施工。期间,因技术突出多次代表公司参加各类级别的焊工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中不断锤炼技艺、突破自我。


“我是一名电焊工,拿起焊把最自信”

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魏春涛参加了首届全国石油石化系统焊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并一举取得了第一名、摘得金牌,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此后,他一路披荆斩棘,收获省市级荣誉二十余项。

“我是一名电焊工,拿起焊把最自信。”虽然获得过很多荣誉,但魏春涛却始终保持着优秀技能工人的本色——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工作上敢于攻坚克难。

广东石化3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Ⅱ是中国石油首次引进美国FW公司焦化工艺、国内在建单系列规模最大的延迟焦化装置。2021年夏天,魏春涛带班来到项目,负责该装置焦炭塔框架施工。当时,由于材料、场地等原因,已造成工期滞后15天。他心里很着急。

焦炭塔框架高133.7米,每天爬上爬下施工,单程就需要40多分钟时间。为了节省时间,午餐、晚餐都是用吊车送到框架上吃。上厕所不方便,尽管天气炎热,不停地出汗,他们也尽量少喝水。头顶骄阳炙烈,身边焊火烘烤,高强度、高难度的焊接作业,加上人在高空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魏春涛和班员每天都是带着两件工服上框架,两件工服都湿得透透的。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魏春涛班提前2天完成了施工任务,为密闭除焦系统提前开工、从而确保延迟焦化装置如期中交投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魏春涛在施工现场

“我的目标就是焊好每道焊缝、

完成好每个任务”

专注,是魏春涛身上展现出的可贵之处。“我的目标就是焊好每道焊缝、完成好每个任务!”

2022年初,为了确保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公用工程外管廊“2·28”全厂工艺贯通节点目标,魏春涛带领班员放弃春节假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机会,留在项目施工。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他们高质量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圆满实现公用工程外管廊工艺管道一次中交成功,这也是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最早投产的一个单元。

2022年11月,魏春涛带班转战青岛金能化学项目。刚到项目就接到了“大活儿”——45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装置高63米的汽蒸框架要求12月31日完工,但是当时只有少数材料运抵现场,为了不耽误工期,只有来一根立一根。

北方冬日的早晨,攀爬架上总会有一层寒霜,踩不好、抓不牢就打滑。魏春涛和班员们没有退缩,一边挂着安全带,一边手脚协同、肘夹腋夹地往上爬。零度的天气,刚爬几米,后背的汗珠就浸了出来。

12月中下旬,全国疫情蔓延,“大家陆陆续续都阳了。”现场施工人员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然而怀着“工期不倒”的坚强信念,大家只休息三四天,烧一退立马又回到现场继续干。业主本以为框架“在元旦完工就不错了!”而魏春涛班硬是提前5天完成任务,保证了框架12月29日提前2天吊装封顶,令业主对公司的施工能力大为赞叹。


“多看书多学习多总结,

小改小革提质增效”

在魏春涛宿舍的床头,有一撂书和笔记本,本子上工整地记录着每天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业余时间我就看看书,听听网课,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都要去了解,”魏春涛认真地说,“技能工人也得跟得上形势!”

“我师傅不只自己学,还督促我们少刷手机、跟着一起学,也鼓励我们有机会多参加培训和竞赛。”徒弟李先锋表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像师傅一样厉害。“参加过培训或是竞赛的人确实不一样,各方面都比原来强出一大截,我也得再加把劲,不能落下!”班员李茂强说。

史运东是跟魏春涛同年参加工作的老乡,“当年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学习最努力、练习最勤奋的一个。这几年公司号召一专多能,他又自学了铆工,我们都很佩服他。”

目前,班组在青岛金能化学项目进行管廊钢结构焊接,魏春涛提出的用升降机代替传统搭架子的方法,使工效提升了近3倍。“马上就要进行工艺施工了,我在想薄壁不锈钢怎么焊接能又快又好。”提到这些“小改革”,魏春涛眼睛发亮,“这不但能让我们干得更快更轻松,还能为公司节约成本、创造效益。”

近年来,魏春涛先后领衔和参与解决一线生产难题10余项,在国家级期刊中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发明新型实用专利3项,为公司节约成本约20万元。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我感到很幸福很知足”

像很多山区的农村一样,魏春涛老家的房子最早是石头房,房体用石头一层层磊起来,房顶用秸秆和麦草扎上把子再铺上泥,经常漏雨。

1998年,魏春涛把工作后赚到的“第一桶金”全部给父母翻修了房子,新盖的水泥房比原来宽敞许多。“本来是5间房,但是当时钱不够,所以就先盖了3间,后来又攒了几年钱,才又盖了剩下的2间。”

2006年,魏春涛和妻子决定把家搬到县城里。“我们俩工作10几年的积蓄,还跟亲戚借了一些,首付买了现在这套房子。”“当时结婚的时候,家里什么都没有,都是每年添点每年添点,这不现在,什么都有了,债也还清了,前年我们还买了车,我感到很知足了!”魏春涛的妻子把家里打扫得干净整洁,对于丈夫常年在外的辛苦感到理解,同时也透着心疼,“他的胳膊上有很多烫伤的疤痕”、“去年他在广东晒得手黢黑,跟胳膊明显两个颜色。”

因工作原因不能常在妻子孩子身旁陪伴,每次回家,魏春涛都主动承揽所有家务,让妻子好好歇歇,他深知妻子平日照顾两个孩子和老人的不易。在项目期间,他也尽量每天晚上跟家里视频,跟妻子聊聊家常、问问两个孩子的学习状况。

当看到孩子递到手中的奖状时,“不错,还有上升空间,还得继续努力!”魏春涛总是给孩子们勉励而不是表扬,“希望他们不要骄傲,还能再进步一点!”

魏春涛说“作为劳动者是幸福的!”对于未来,他充满希望,并且坚信只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一定可以靠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七建公司

通讯员:胡婷艳、宋晓艺 

摄影:郑守敏、丁禹晨

编辑:王子枫

来源:青岛总工会融媒体 编辑:admin 时间:2023-03-03

上一篇:海尔空调工会开展女职工健康中医义诊关爱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