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许丽琴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主要负责肿瘤科和医务科的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作为一名医者,她目睹过众多病患和家庭饱受疾病的折磨,下定决心尽己所能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她经验丰富,参与过3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刻冲在一线,保全民健康。曾先后获得“山东省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先进个人”、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突出贡献个人、黄岛区人民医院优秀行政管理者、优秀科主任、巾帼标兵、健共体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敢于担当,无私奉献,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总是冲在一线
在从业的20多年里,许丽琴经历过多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2003年非典突发,当时医院除了纱布口罩,还没有准备其他防护措施,在这种危险、紧急的情况下,她第一个报名参加抗击非典一线工作。“当时科室里我家庭牵挂少,我必须得冲在前面!”有一个从北京来的高热病人,去过广东,发热38.8℃,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年轻,我来吧!”当时已有多年从医经验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老主任在帮她整理隔离服装时流下了眼泪。“因为我们都清楚,在非典时期接诊北京来的高热病人意味着什么。”在没有隔离病房的条件下,她们24小时和高热病人相邻而居,负责病人的诊疗和衣食起居、送饭、倒排泄物……进入病区接诊病人的时候是三月份,等疫情解除已是五月份,近三个月的日日夜夜,她们终于迎来了抗疫胜利的春天。“当我从那座楼里走出来,阳光照在脸上的那一刻,我流泪了,那种胜利的感觉最让人觉得欣慰。”
2009年H1N1暴发,虽然当时家里不到2岁的女儿还正发着烧,但许丽琴坚持向领导申请:“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我去吧!”当时她一晚上要接待差不多140多个发热病人,最终她也感染了H1N1。当记者问她在一线工作怕不怕时,她这样说道:“那时候根本想不到害怕了,就想赶紧确诊病人,把病人治好,不要发生交叉感染……”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正值春节期间,她被医院任命为新冠防控办公室主任兼医疗救治组副组长。虽然这次不是在最前线,但守好医院这个防控阵地依然需要争分夺秒。从筹备发热门诊到、隔离病房组织人员培训,从制定各项防控制度、流程,到协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从组织专家组会议,到督导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她们在2天时间内完成对感染相关疾病病房共5层楼3个病区的搬迁。她们每周走遍全院80多个部门,查看1000多名职工的防护情况,查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疏漏。已经50岁的她连续工作3个月,每天只睡3-5个小时,回家路上只需10分钟,但对于她来说都是浪费时间,她在办公室备了简易床、面包、方便面,工作不分昼夜,她推动着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保障战胜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将当初的梦想铭记于心,组织开展疾病防治宣教
谈及为什么选择当医生,许丽琴谈起:“我小时候身体弱,治病的过程感受到了病人尤其农村患者对医生、对医疗技术的热切盼望……”在刚开始成为医生时,她干了四年的急诊工作,目睹了众多病患和家庭饱受疾病折磨,那时候在她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小梦想。她想把一些医学知识进行普及,让全社会的人都能了解一些疾病的相关知识,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当时的她只是一个普通医生,没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但是如今,借助着医务科的大平台,她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许丽琴利用休息时间,主动联系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对7家卫生院医护人员,及辖区所有村医,进行急性心梗、脑梗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宣教,共组织培训26次,参加培训4千余人次。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有效控制率升高20%,区域内急性脑梗、心梗病人规范救治人次提升了3.5倍,大大地降低了相关死亡率和致残率。
她爱岗敬业 将患者时刻放在第一位
在许丽琴心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在突发情况下能及时赶到院内,她把家安在了医院附近,不管是休息日还是深夜,一有紧急情况她必定一路小跑10分钟到达岗位,手机几乎从未关过机。正是因为她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谈到家里的情况,她有些愧疚。许丽琴的父母已近90高龄,母亲老年痴呆,公爹患有直肠恶性肿瘤,当父亲在她所在的医院因脑血栓住院8天,许丽琴在父亲的病房里总共待了不到10分钟就匆匆离开。“我父母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会给我打电话,他们不愿意打扰我的工作。”有时候刚回到家里还没吃上两口饭又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有病人有紧急情况,她就放下筷子立刻又返回医院,“只要病人安全了就行,不吃饭也值!”她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正如许丽琴所说:“用毕生所学,救死扶伤,保全民健康,便是我们医者的梦想!我愿朝着这个梦想勇往直前!”
来源:市总宣教网络部
编辑:王子枫
上一篇:青岛市总六项机制推进“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