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出版的《青岛日报》,全文刊发《高举旗帜 勇担使命 奋力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报告全文18000余字,包括四个部分:一、奋发有为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二、立足新时代锚定新目标新任务;三、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四、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报告突出政治性、把握时代性、体现引领性、注重实践性,聚焦“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主题,系统全面、深入具体地对“什么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未来五年青岛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怎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行阐述。报告提出了“一二三四六十”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构成了青岛未来发展的完整战略体系。“一”,就是“一个总体目标”——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二”,就是“两个城市愿景”——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三”,就是“三个新突破”——在增强综合发展实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在建设人民城市上实现新突破。“四”,就是“四个发展导向”——突出“引领型”发展导向、突出“创新型”发展导向、突出“枢纽型”发展导向、突出“共享型”发展导向。“六”,就是“六个城市定位”——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这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落脚点。“十”,就是“十项重点工作”——围绕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全力抓好的十个方面工作。报告擘画了青岛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切合青岛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战略性、实践性,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青岛勇担使命走在前列,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必将凝聚起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在接续奋斗下,青岛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城市承载力提质升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已经具备了追求更高城市目标的坚实基础。同时,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必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作出青岛表率。时代潮起,波澜壮阔。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已成恢弘气象,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情深似海、厚望如山。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岛视察,要求我们“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青岛的重大任务,更是青岛的时代使命。报告提出,要把青岛放在三个维度中进行审视和谋划——要把青岛发展放在新发展格局中来审视和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青岛一系列国之重任,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战略搭起新平台,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面临新机遇,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枢纽优势带来新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城市能级拓出新空间,必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注入强大动力。要把青岛发展放在山东发展全局中来审视和谋划。省委确定“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作出“十大创新”工作部署,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突破,赋予青岛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更大活力;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崛起,赋予青岛联通世界、推进国际化更大空间;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构建,赋予青岛打造都市圈、发挥核心城市引领作用更大责任,必将进一步推动青岛当好龙头,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要把青岛发展放在城市新的历史方位中来审视和谋划。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奋斗,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日益显现,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具备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坚实基础。如何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条件和历史机遇,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勇担时代使命,乘势而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时代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描绘好新时代青岛改革发展新画卷,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奋力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宏伟篇章。“一个总体目标”,就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出这一目标是青岛作为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极高的政治站位,标志着青岛开始由中国沿海开放城市、重要的中心城市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升级。这是青岛发展征程上树起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推动城市跃迁、增进人民福祉的宣言书,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城市愿景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诠释和具体化。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一个怎样的大都市?报告提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拥有雄厚实力、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展现国家形象的高能级城市。今后五年,全市的奋斗目标是:紧紧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总目标,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两个城市愿景”,就是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活力海洋之都”。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目前,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涉海资源集聚且丰富,青岛在全国独一无二。2021年,青岛完成海洋生产总值4684.84亿元,总量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同比增长17.1%,占GDP比重达30%以上。深挖海洋优势潜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当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排头兵,“活力海洋之都”将成为青岛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亮丽名片。“精彩宜人之城”。青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极富人文魅力、自然资源禀赋极为优越宜人之城,是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内著名的宜居城市。入选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这里已经成为1000多万人的美好家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山海城湾一体特色,建设活力充沛、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开放包容的美丽湾区,“精彩宜人之城”将成为青岛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窗口。这“两个城市愿景”,描绘了未来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模样和努力方向。总体目标和愿景确立之后,应从哪里入手采取措施实现目标和愿景?报告提出,要实现“三个新突破”——就是在增强综合发展实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建设人民城市上实现新突破。这“三个新突破”就成为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着力点。在增强综合发展实力上实现新突破,就是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更具活力,海洋特色更加鲜明,赋能作用更加突出,城市资源整合和集聚辐射能力持续增强。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就是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城市日益呈现航运贸易通达、国际往来频繁、国内外人才荟萃、先进文化引领、多元文化交融的精彩。在建设人民城市上实现新突破,就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乡融合发展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水平不断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富足幸福、更有机会人生出彩、更能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找准了战略着力点,就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接下来就需要确立具体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原则性导向指引。报告提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更加注重强化大城市功能,突出引领型、创新型、枢纽型、共享型四个发展导向。这四个导向确立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导向原则。突出“引领型”发展导向,就是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前列,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和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这为青岛实体经济、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原则性和方向性指引。突出“创新型”发展导向,就是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转化功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这为青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提供了原则性和方向性指引。突出“枢纽型”发展导向,就是要放大开放通道作用,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这为青岛发展贸易、交通,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原则性和方向性指引。突出“共享型”发展导向,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激发全市人民创新创业创造的伟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动力,携手创造幸福生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和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这为青岛发展民生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美丽青岛提供了原则性和方向性指引。按照城市发展导向原则,就能够很容易确定发展什么,这在实践中就形成了城市发展的战略中心任务。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围绕实现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按照“四个发展导向”,重点在打造“六个城市”上集中发力、全面推进——一是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二是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三是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四是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五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六是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其中,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是“引领型”发展导向引领的结果;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发展导向引领的结果;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枢纽型”发展导向引领的结果;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是“共享型”发展导向引领的结果。这“六个城市”一旦打造成功,那就意味着青岛不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发展质量会全面提升,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国际竞争力、影响力会不断增强和扩大,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也将渐行渐近。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会取得实质性明显进展,社会主义优势特征越发彰显。“六个城市定位”,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落脚点,必将对青岛实现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形成强大的支撑。“六个城市”如何建设?需要把城市发展战略中心任务细化分解,逐一采取有效应对举措。“十项重点工作”,就是围绕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全力抓好的十个方面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全市上下要围绕新目标新任务,以坚如磐石的决心、久久为功的恒心、决战决胜的信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全力抓好十个方面工作——一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行动,突出新兴产业引领、“两业”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为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提供坚强支撑。二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发挥青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节点作用,以更深层次改革激发新活力,以更高水平开放增创新优势,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四是强化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统筹优化空间和生产力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五是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始终把海洋作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更大力度统筹陆海联动发展,健全完善海洋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当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排头兵。六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七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青岛。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八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城市软实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品位,涵养城市文明,筑牢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九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美好家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努力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法治引领保障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十个方面的工作指向明确,措施精准,直抵穴位,指导性强,好操作。这十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城市总体目标就有了坚强支撑,城市愿景就将一点点变成实景。部署之后抓落实,工作才能有成效。讲政治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前提,实干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党的领导是干好事业的根本保证。报告在全面提升党建质量方面提出五项举措——旗帜鲜明讲政治,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固本强基抓基层,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严管厚爱建队伍,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骨干力量;锲而不舍纠“四风”,塑造奋发有为的实干氛围;坚定不移反腐败,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推动战略任务举措落地、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党代会报告对青岛未来发展的战略谋划,从确立战略总目标,描绘两大战略愿景开始,找准三大战略着力点,根据四个发展导向原则,部署了“六个城市”的战略任务,用十大重点举措推动战略任务做细做实,用五项党建举措为工作落地提供坚强保障,逻辑严密,形成了完整的城市发展战略系统。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蓝图已经绘就,只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在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高远目标,实现新的城市梦想,铸就新的城市辉煌。
来源|青报观象山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