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喜迎工代会】唱响团结奋进主旋律 汇聚创新发展“工力量”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唱响团结奋进主旋律 汇聚创新发展“工力量”

“人民工匠”许振超、“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全国最美职工……近年来,一大批挺起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脊梁的杰出劳动者在青岛竞相涌现。这个培育了2.6万人次市级以上劳模工匠的制造业名城,再度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赓续劳模工匠基因,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是青岛市总工会探索构建“劳动”特色思想引领体系的初衷。近年来,青岛市总工会创新打造一系列数智化、沉浸式、年轻态的载体——“鸿雁融+”媒体融合中心IP形象“工小鸽”“飞”入职工群众中;全省首个城市“工匠日”、首个劳模工匠主题展览馆,以城市名义致敬工匠精神……

不仅如此,全国新时代特别受百姓喜爱终身学习品牌、全国优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示范性载体都在推动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赋能职工全面发展,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依靠劳动创造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


“学”有所得 全方位构建“劳动赋能”教育体系,正确劳动观引领职工全面发展

“每周一讲”职工公益大讲堂被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专题报道,“周末赋能吧”被《工人日报》头版聚焦……从职业精神教育到岗位能力赋能,青岛市总工会围绕职工职业成长全方位打造的“劳动赋能”教育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凝聚更多社会资源,引导职工群众依靠劳动创造追求幸福美好生活。

——聚人心,千场惠工宣讲照亮追梦路。

“这场宣讲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心里,从那以后我把锤炼技术当成了自己的立身之本。”雷沃重工的焊接工李金章获评青岛工匠后,满怀感激地表示,正是劳模进企业宣讲帮自己走出了职业“瓶颈期”,坚定了职业信念。

劳模工匠到职工身边宣讲自己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的鲜活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职工更近,也更有感召力。青岛市总工会建强以劳模工匠为主体,同时包括工会干部和专家学者的宣讲队伍,打造“匠心筑梦·薪火相传”进校园品牌,走进181家校园厚植劳动情怀;打造“惠工宣讲进基层”品牌,设置政治理论、劳动精神、惠工政策等分众化内容,举办文艺宣讲、云宣讲等创新活动,在职工身边建设100个惠工宣讲点,在网络平台健全“点单”预约和动态管理制度,带动组织惠工宣讲1854场,更广泛凝聚改革开放共识,坚定奋进追梦信念。

——润身心,千家职工书屋变身“充电站”。

从唐诗宋词到英文原著,从亲子绘本到管弦乐器,依托职工书屋分主题开展的“工享阅读”沙龙,线上征集岛城名家担任领读人,优质知识分享已惠及职工2.5万人次。为了让职工书屋适应新时代阅读需求,引导职工爱读书、读好书,青岛市总工会搭建了“惠工悦读”线上平台,完善职工书屋建设标准,加强数智管理,共享电子阅览资源,动态交流阅读活动,累计建成80个全国工会职工书屋,1179个市级职工书屋,77个便利型职工阅读站点,121个职工智能书柜,加载海量电子书,职工微信扫码就可借书阅读,参与工会阅读活动。举办并推动“职工读书节”与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培训活动相融合,每年百场“阅读经典好书、争当工匠人才”“匠心向党·劳动筑梦”“智能职工书柜打卡”“数字阅读进企业”等阅读活动,为职工阅读成才充电加油。

——育匠心,千场赋能培训搭建成长梯。

2024年,500多名职工通过平度职工夜校农业产业工人专业技能培训获得技能证书,为职业发展添砖加瓦。夜校还开办了新媒体运营、新技术应用等前沿课程,帮助职工掌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青岛市总工会围绕企业发展和职工成长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以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主的赋能成长计划,创新选题和传播模式,将“每周一讲”职工公益大讲堂打造成为“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累计开讲1700余场,听众超过百万人次;建设了市-区市-企业三级赋能体系,打造“职工家庭成长吧”“职工周末赋能吧”“职工夜校”等延时错时学习品牌,推出了劳动铸魂、匠心匠造等八大主题赋能活动,累计开展培训1741场次,用科学系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课程助力职工全周期职业成长。

“乐”有所悟 全流程构建“劳动文化”创新体系,先进劳动文化引领文明新风尚

“在这个改革创新的时代,让青岛制造成为熠熠生辉的中国名片。”青岛职工自编自演的情景剧《中国名片》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故事娓娓道来,引发观众思考。为了引领职工感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岛市总工会创新文化创作交流体系,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用劳动文化厚植城市文明底蕴。

——内容新,原创作品全省巡演全国巡展。

高品质作品是吸引职工走近劳动文化的坚实基础。市总工会成立职工原创文艺作品基地,集中专业资源,培育了24支具备创作辅导能力的职工文艺骨干队伍,打造高品质文体活动和作品。基层工会编创演能力持续提升,李沧、城阳、胶州等区市总工会承办了区域性全民文艺、体育、阅读等公共文化活动;活动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编职工太极拳工间操,举办首届职工足球超级联赛,开展职工电子竞技,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职工拼搏向上的精神品格;原创作品品质持续提升,工运纪录片《铸魂》获评全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反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话剧《地铁六号线》在全市巡演;书籍《劳模工匠耀岛城》向市图书馆公益赠书,《光亮工匠之城》等20件作品在全省职工文艺季巡演,《大写的担当》等37件作品在全国工会平台巡展。

——阵地新,工会文体服务15分钟全域直达。

覆盖广泛的阵地是吸引职工的重要渠道。青岛工会坚持网络化布局、差异化定位,搭建了职工文化服务主辅阵地体系。新建、改扩建1个市级和7个区市级工人文化宫,成立工人文化宫联盟,打造智能化动态管理平台,探索“四建四管”等运营管理模式,全部面向职工延时错时公益开放,阵地管理功能和服务质效全面升级,场馆服务超百万人次。2022年,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入选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新时代职工群众学校和乐园的“金”字招牌更加闪耀。青岛工会还在园区、楼宇建设了168个微型工人文化宫——“新时代共享职工之家”,辐射服务周边企业6284家、职工群众74.4万人;联系社会组织打造了职工文体驿站;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了“工享列车”等移动阵地,共同形成了职工文化辅阵地,助力工会文体服务15分钟直达职工。

——载体新,近万场实践活动全面畅通。

新颖便捷的载体是吸引职工的有效抓手。下沉到车间,“劳动者之歌”送演出到基层唱进了七百家企业工厂;拓展到线上,向全省职工推广的党史知识答题、在全国工会获奖的“打卡青岛红色地标”等3223场次正能量活动在“齐鲁工惠·青岛行”移动客户端全时畅通;融合进活动,第四十届青岛职工运动会开幕式上,8位劳模工匠伴随着“追求卓越”的劳动故事传递火炬;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职工文化艺术节上,“八大板块”节目致敬劳动者、歌颂劳动美;76个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里,5249场次职工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全域传播,各类职工文体活动都成为“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的有效载体。青岛工会还不断拓宽渠道,协调宣传、文旅、教育等部门,资源共享,连续五年,每年发动200万人次向基层一线寻找最美劳动者;联动开展“劳模工匠引领职教风采”“学习‘人民工匠’许振超、争当工匠人才”等主题教育活动,打造职工学生市民共上的大思政课,引导职工群众学先进榜样,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宣”有所响 全媒体构建“劳动铸魂”宣传体系,主流劳动价值引领社会主旋律

“你猜装载机大王的绝活是啥?”2024年7月,青岛市总工会在抖音平台制作系列短视频,推出“匠人匠艺”话题,传播量达到了876.4万人次,工匠精神成为职工热议的话题。青岛工会建成媒体融合中心,全媒体制作,分渠道传播,每年汇编《劳动铸魂》合辑,推出“工会好新闻”,“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响遍岛城。

——重体验,与劳动场景同行共情。

“踏入劳模馆,仿佛与劳模对话。”来自青岛城阳区的职工李基瑜在劳模工匠展示馆中深深感受到,“劳模是民族精英,应铭记其贡献,传承其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青岛劳模工匠展示馆用1000余件史料和多媒体微缩、幻影成像、5D、VR等新技术脉络化沉浸式讲述劳动创造的故事,开馆以来,超22万人次职工在这里具象化感知“三个精神”。青岛工会依托市—区市两级工人文化宫建设了常态宣传阵地:打造了劳模工匠展示馆、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劳动主题公园、劳动者文化街、劳动广场等“五位一体”的市级阵地以及西海岸新区劳模风采展等7个区市级阵地,推出“劳模工匠面对面”“重温入党誓词”等定制化活动。同时,还依托标志性户外媒介构建场景化阵地,如利用沿海灯光秀、无人机表演、主题景观雕塑,宣传“三个精神”内涵;利用机场地铁火车站以及重要交通干道、楼宇的户外大屏,展播优秀劳动者代表的先进事迹,让整座城市浸润在“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情境中。

——深融合,让劳动主题同频共振。

青岛工会媒体融合中心构建“1+3+7+N”传播格局,依托一个中央厨房,建设七大宣传阵地,其全媒体传播劳动故事的做法入选全国工会创新案例。在中央电视台通过新闻播报、专题节目等多形式传播劳动故事和工会工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市级以上传统主流媒体发稿1843篇;在新闻发布中心向社会媒体发布工会和最美劳动者故事。融媒体作品传播更广,在《青岛日报》每月采编“劳动者之窗”专栏,在青岛电视台每周制播“劳动者”专题。新媒体内容品质更高,推出职工思政课程库、技能绝活展示等“三个精神”视频精品库,带动各级工会以AI、卡通、微电影等形式制作《致敬!闪光的你!》等新媒体作品1350个,新媒体传播指数连年名列全国地市工会前十。

——强互动,使劳动故事同创共鸣。

“点进来的瞬间有一种一群好朋友面对面的亲切感”,网友的评论和点赞显示着青岛工会新媒体的生机和活力。职工是劳动生产实践的主角,也是劳动精神传播的主角。青岛市总工会搭建媒体互动平台,开展评论选优、有奖评论等活动,与职工在交流中共鸣;开展“劳动创造幸福”等主题短视频征集,引导职工创作正能量作品1200余个。打造媒体互动形象,创作“工小鸽”融媒形象IP,通过真人扮演、漫画动画立绘、AI游戏、表情包等方式,宣讲工会知识。原创互动栏目,邀请职工担任栏目主播,成为作品主角,争当传播主体,共同创作“一起上班吧”短视频专栏,跟随职工体验不同行业、岗位的劳动实践;“xuan了,工匠”访谈专栏,邀请能工巧匠现场展示岗位价值,讲述成长感悟,全网浏览近千万人次;开展职工网络达人能力素养提升行动,共同推出劳动热点话题,引领唱响团结奋进的主旋律,汇聚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

来源:市总宣教网络部

通讯员:张蕾

编辑:王子枫

来源:青岛总工会融媒体 编辑:admin 时间:2025-02-17

上一篇:【喜迎工代会】青岛工会:在服务职工中彰显“娘家人”担当

下一篇:【喜迎工代会】聚合力、优治理,奏响劳动关系“和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