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莱西:依绿生金,以景得银

  青岛日报讯 11月30日,莱西摘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奖牌,是山东省唯一获此奖牌的县级城市。这也是自2018年莱西市获得“中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后,又一次因为优异生态环境获得国字牌大奖。

  缘何莱西近年来多次因生态受到全国上下瞩目?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莱西市围绕“1+5+4”目标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良好生态作为差别竞争、特色取胜的王牌,做到发展思路围绕生态优先谋划、发展布局围绕生态优先展开、发展举措围绕生态优先制定,不断创新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建设大青岛北部绿色崛起的典范之城,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正在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助力莱西市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十三五’以来,莱西把环境保护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坚持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手抓生态经济发展,着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彰显金山银山的‘价值’。”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介绍说。

  源头治理守卫绿水青山

  “这里的风景很有异域风情,之前就品尝过这里出产的葡萄酒,印象很深,今天专程到莱西九顶庄园打卡拍照。”12月9日,游客王女士一边品尝葡萄美酒一边抒发感慨。有谁能想到就在十几年前,眼前风景如画的九顶庄园还是九顶山安山岩矿遗留下的废弃矿坑,经过精心修复利用,两处废弃矿坑终于变废为宝,重新焕发出绿色生机。

  据了解,为了恢复九顶山的生态环境,莱西市在调研中发现,废弃矿山附近的气候、水源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酿酒葡萄的大规模种植,于是因地制宜引入外资,按照“废弃矿山为核心区建设葡萄酒庄,周边区域辐射发展葡萄种植”的思路建设九顶庄园,逐渐形成集葡萄培育种植、葡萄酒生产、文化展示、旅游接待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精品葡萄庄园,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葡萄2000余亩,每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在今年11月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10个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中,莱西市的矿山生态修复及开发利用榜上有名。

  嬗变的不仅有九顶山,还有石墨产业聚集区莱西南墅镇。

  南墅镇石墨生产历史悠久,品种全面,有些高质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污水的产生,南墅镇从源头治理,打造了国内首个为石墨产业配套的污水处理厂。

  据南墅镇党委书记姜浩亮介绍,污水处理厂的建成,不仅打通了“技术研发-项目落地-尾矿处理-产品贸易”全链条,同时由于污水处理厂可以实现石墨产业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墨企业入驻南墅,助力莱西打造国际知名的石墨产业发展高地。

  在“绿水青山”守卫上,莱西市紧紧围绕建设大青岛北部绿色崛起的典范城市这一目标,集中力量,努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

  成效从莱西市空气质量数据上得以充分展现:2020年莱西整改扬尘问题267个,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32个,治理工业炉窑16个,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项目19个。今年1-10月,莱西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5%,同比提高15.7%,其中PM2.5、PM10均值分别改善19.2%和12.5%;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青岛市控及以上河流断面优良比例72.7%,同比提升28.6%。

  借势绿水青山唱响绿色发展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2015年、2019年世界休闲组织连续两届在莱西举办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万名运动员及休闲运动爱好者共同在碧水蓝天下参与竞赛,树立了莱西休闲体育之城的品牌形象。

  乘世界休闲体育大会成功举办的东风,莱西充分发挥城乡功能休闲化的生态环境优势,深化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互相融合,积极布局“五位一体”的休闲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休闲文化旅游跨越式融合发展。近年来,莱西市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市”“世界休闲卓越城市”称号。

  随着绿色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外部资源也不断聚焦莱西。在今年11月底举办的中国(莱西)文旅体产业投融资峰会上,来自全国的35家文旅体产业知名企业及100余位嘉宾共聚一堂,为莱西的文旅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出谋划策,会上文旅体十四大招商项目集中发布,8家文旅企业现场与莱西签约。

  “青岛山水屏风”莱西的品牌辐射作用和溢出效应仍在不断扩大。“今年以来,30余家省内外文旅企业来莱西考察。”莱西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徐云告诉记者,中科建计划于望城街道打造东方化工办公楼、于南墅镇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隐居乡里拟利用南墅青山村、小吴家村等打造特色民宿;江苏野奢部落度假村有限公司拟在青山湖建野外度假营地;张纪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拟参与青山湖影视产业发展。

  如今,人们谈起对莱西的第一印象,大沽河、莱西湖、姜山湿地、大青山等“蓝色水网”“绿色屏风”和休闲体育、乡村旅游、莱夷古乐、莱西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旅标签已然刻入脑海,“绿水青山”早已成为造就当地百姓致富发家的“金山银山”,深入人心。

  优质生态成“双招双引”金字招牌

  在宜人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营商环境“加持”下,高端科研机构也纷纷选择落户莱西。在今年11月底举办的跨尺度机械设计制造学术研讨会上,18位来自欧亚科学院、中科院及国内知名高校的院士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会议现场,国际欧亚科学院莱西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及国际欧亚科学院跨尺度机械设计制造创新研究院相继揭牌启动,在接续举办的第一届高端制造莱西论坛上,11个产业化落地项目现场签约。

  坚持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以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聚力引项目、优产业、搭平台、增活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势”正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形”。

  ——新能源汽车产业,总投资150亿元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整车制造总部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填补了青岛市整车总部企业的空白,带动柳州五菱发动机、零部件产业园、易华录无人驾驶等项目落户,着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高地。

  ——绿色建筑产业,天一新能、中科坤泰全面投产,碧桂园、华夏基石等一批项目相继签约开工。与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打造全国首个石材行业“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应用示范绿色产业园区、青岛建材行业“国际客厅”。建设青岛基石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区,布局建筑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建筑示范基地。

  ——通用航空产业,通航机场飞行区、航站区已完工,已引进空中快线、泛美通航、赛捷公务机等通航项目15个。其中,与万丰集团成功携手,投资20亿元建设通航制造基地,推动飞机制造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产业批量落地,加快打造国家级通航产业示范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科钢研碳化硅晶圆项目主体完工,中建材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项目、5.0中性硼硅药玻产业园开工建设,加快打造新的发展增长点。

  今年1至10月,莱西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2%,民间投资增长67%,四新经济投资增长85.9%。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通讯员 周钰翔 冯连营
来源:未知 编辑: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0-12-28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走在前列 ——四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

下一篇: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亮出“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