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1月12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会议提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把握“稳”,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追求“进”,勇当龙头、争先进位;突出“实”,狠抓落实、跟踪问效。
这让与会代表感到非常振奋。透过会议做出的“五个聚焦”部署安排,透过会上印发的青岛市2022年第一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包,透过总投资9282.1亿元的416个市级重点项目名单,人们看到了一个奋进务实的青岛,看到了这座城市未来更具活力、更加丰盈的发展图景。
稳 在挑战和机遇中稳扎稳打
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是当前每一座城市都无法回避的共同考题。
过去一年,青岛直面这一考题,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倡导埋头苦干、少说多干、只干不说,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新的一年,意味着前行路上的更多挑战和更多不易。越是不易,越要“稳”。青岛就是要在进一步把握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积极求“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
稳扎稳打,展现青岛的使命担当。会议剖析了青岛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高点站位的同时,精准聚焦症结、细节,提出要把握机遇、增强信心、担当作为,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全国、全省作出更多青岛贡献。会上的不少表述让代表们印象深刻,也引发了广泛的深入思考。
市委党史研究院院长冯英表示,会议上接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争创一流,以实干为本;下接青岛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实际,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又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和青岛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特别是聚焦了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既关注了民生,也关注了青岛的海洋特色,为2022年青岛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体经济是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卞成表示,围绕会议部署的制造业提振计划,要加快谋划和细化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产业链行动计划为抓手,“一链一策”补链、延链、强链,打造一流产业集群。同时深入推进企业倍增工程。在项目落地上既要抓好新项目加快落地投产,也要滚动推进500个以上重点技改项目。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稳,经济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锦玉表示,全市金融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全市重点领域、关键产业和薄弱环节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王锦玉介绍,2022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多措并举,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未来金融科技中心三个高地,争取全年新增贷款240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10家左右。在推进改革创新的同时,继续确保全市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坚决守住地方金融安全稳定底线。
“此次会议让我们对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思路进一步清晰,具体要求中体现了将青岛贯彻国家战略和自身工作相结合,将城市内部改造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务实举措中既体现了对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的要求,还体现了经济发展既要里子也要面子,各项要求和举措很务实,跟老百姓的需求贴得很近。”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方民表示,法院工作要为青岛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围绕全市发展大势,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今年市中级法院将切实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作为服务青岛发展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魏胜吉用“感触颇多”四个字来形容自己参加会议的感受。他说,“会议内容中‘三实’的导向、‘三干’的风气、‘三论’的标准,让大家干事创业的心气越来越高。”同时,他也带着对今年文联工作的思考,“会议期间我一直在想,文艺战线应该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让艺术消费融入百姓生活,如何提升城市的艺术品位,如何提升老百姓的艺术品质。我想,这些就是我们今年工作的着力点。”
进 指引奋进“路线图”
如何“稳中求进”?会议提出“五个聚焦”,为青岛新一年经济发展指引方向。
要聚焦有效需求牵引,千方百计稳增长,进一步释放有效需求的潜力;要聚焦实体经济振兴,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的实力;要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奋力实现“五年取得突破”,进一步激发动能转换的活力;要聚焦重大战略落实,强化城市发展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落实重大战略的合力;要聚焦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增添城市的魅力。
“此次会议,大到城市的发展定位,小到口袋公园的建设安排,细节体现在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苏满认为:“开展‘五新行动’、实施‘四大计划’、打好‘五场硬仗’、落实‘三大战略’、做强‘三大平台’都是对‘五个聚焦’的具体落实,对今年工作要求部署很细致,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青岛实际,各项目标要求又体现出了青岛要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的责任担当。”
开展新都市建设,是青岛向上奋进的重要发力方向之一。青岛要在新一年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这次会议确立了2022年青岛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让我们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明东说,在城市更新方面,青岛城投集团参与了楼山后和流亭机场两个片区的更新改造,将发挥国企担当,全面推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
“四新”经济崛起是青岛今年经济发展的一场硬仗。市南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爱萍表示,作为基层发改部门,围绕市南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的目标,在产业能级和“四新”经济上实现突破是重要发力方向。要依托市南区的特色和优势,发展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抓好“四新”经济重点项目引进,有针对性扶持和培育“四新”经济企业。
企业是新经济、新产业的创新主体。青岛联通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庆表示:“在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方面,青岛联通更加关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服务各级政府和企业,也更加需要各类场景的支持。会上提到的争取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目前仅有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设有全业务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如果青岛获批设立,可以大大加快提升网络连接的速率,对于国际金融服务等业务意义重大,将对青岛的互联网生态以及跨国企业的落户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发展新产业,人才是关键。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中东认为,青岛招引人才的政策应该更接地气,比如外国人才的双语教育、医疗问题,团队引进人才政策的完善等。“青岛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最大的制约要素是人才,我们的人才政策应增强获得感。”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蔚说,目前青岛在人才住房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但一些人才公寓距离招引人才的工作地、创业地太远,上下班通勤成本过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一些政策的吸引力。
新消费同样是青岛发力扩大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的重要议题。“青岛发展体育产业有非常好的资源和基础。”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宋春康说,作为田径之乡、足球之城,青岛应该通过引入和举办重大国际赛事提升城市形象、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也应该大力发展业余俱乐部,以体育产业带动消费升级,进一步释放有效需求潜力。
实 绘就实干“施工图”
越是形势复杂、任务繁重,越要加压奋进、实干争先。会议传出的鲜明的“实干”信号,激励着每一位参会者。在下午分组讨论时,几乎每一位参会代表都会提到“实”这个字,他们被青岛在新的一年里“求实”“务实”“落实”“扎实”的作风和态度所鼓舞。
“准确、全面、务实、细致,这是会议内容给大家普遍的印象。”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锋认为,会议内容以实践实干实绩为导向,不仅给出了今年工作的路线图,还给出了如何干好的施工图。按照会议精神要求,崂山区今年要突出特色优势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更新要美,做好新都市建设行动;二是建设要快,力争春节前后将城市更新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到启动或实施阶段;三是培育要新,用资本的力量,多方孵化的手段,培育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实现产业转化;四是招商要强,对头部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强招商;五是服务要好,对存量企业的服务做到周到、有效;六是提升要优,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会议对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作了部署,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重任在肩。”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高军表示,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要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很大一部分是交通项目;二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巩固提升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三是服务好三大国家战略,特别是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巩固青岛港国际枢纽海港地位;四是为“六稳”“六保”提供交通运输保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物资保障,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支持。
“会议对2022年的经济工作做了谋篇布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将认真研究会议精神,将工作更深更准地嵌入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中,体现出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职能。”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善武表示,“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市场主体的肌理之中,所有的监管都是手段,而目的是促进企业发展。对于企业的轻微违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服务性执法去纠正。南方很多城市已经把市场监管作为推动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部门,把过去的监督性执法转变为服务性执法,我们也正在出台服务性执法的相关意见。”
随会议材料印发的青岛市2022年第一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和重点项目名单,就是青岛在新一年追求“实干”的一个缩影。
政策包是“1+N”的结构,除了《青岛市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这样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普惠政策外,还有针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影视业、海洋经济、航空、航运、会展业等细分领域的专门政策。这是青岛面向未来产业发展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的重要抓手。
以项目为指引,谋划新一年城市能级提升的全新蓝图,青岛瞄准“四新”经济,围绕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超前谋划、认真论证、细致筛选,按照“重点抓项目、抓重点项目”思路,安排市重点项目416个,总投资9282.1亿元。
今年第一次参加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中路财产保险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郑青坦言收获很大。会上,他特别关注了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和重点项目名单,特别是支持航运保险机构发展的政策。去年中路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成立了航运保险事业部,一年保费就超过了8000万元,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中路启动了二轮增资,增资到位之后,将到省外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农险、特险、信用保险等业务。
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今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更好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会议既部署了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也提出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含金量十足。”市委编办副主任刘冰清表示,今年要推进健全功能区与属地政府的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围绕全市重点经济领域做好体制机制创新,释放体制机制活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流程再造和职能运行监管等。
“营商环境建设需要量化指标体系,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动态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宋春康认为,各大城市之间营商环境竞争激烈,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一些机构都有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青岛市也可以考虑将量化指标体系纳入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建设,有的放矢推动营商环境改善。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是青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阵地。青岛自贸片区(前湾保税港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赵士玉表示,2022年尽管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但自贸区有信心继续以制度创新的活力激活产业发展的动力。“要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服务好企业家,做好各项政策落实。”他表示,目前自贸区正在加快推进潍柴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力争早开工、早见效。
上一篇:砥砺初心使命,勇毅前行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