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市总工会

当前访问量:

城市空间布局,一场深刻的蝶变

时间是精湛的雕刻家。过去5年,青岛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77.2%;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跃居全球第4位、第6位,跻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3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68亿元……

这些简洁有力却又内涵丰富的数字,定义青岛崭新的历史维度,也交给这座城市新的发展命题——在城镇化进程渐趋稳定的态势下,如何统筹内外空间布局,深度优化土地、人口、资本等要素配置,以放大城市规模效应,挖掘自身的结构性潜能,寻找更大的增量空间。

青青之岛,永不倦于内外求索。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中,青岛一方面在努力拓展无形的外部边界,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步伐,规划建设青岛都市圈,在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的道路上积蓄力量。另一方面,运筹完善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通过“环湾引领、组团布局、蓝绿交融、网络支撑”,优化东部、西部、北部功能定位,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等举措,谋求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人民需求的高度耦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眼下,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阔画卷已然展开,在时代和人民的双重注视下,青岛将再次实现一场城市蝶变。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强化“龙头”作用

步入新发展阶段,由都市圈、城市群孵化成长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将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有专家表示,今后5至10年,中国经济百分之七八十的新增长动能将处于这个范围之内。

根据城镇化发展S曲线理论,当一个国家城市人口超过20%,城镇化加速;到50%左右则进入相对减速期;到70%时,城镇化将趋于稳定。2021年,青岛市城镇化率已达到77.2%,意味着过去许多由城镇化快速发展所触发的增长动力,已不能适应新阶段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是青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拓宽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关联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高经济的专业化程度,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助力各个城市在全球视野下做大市场规模。面向这一美好愿景,未来一段时间内,青岛一方面将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深化与沿黄地区重点城市战略合作,建立跨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强化青岛龙头作用,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步伐,联合胶东四市强核聚群、抱团发展,建立一批产业链联盟,共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滨海科创大走廊、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同时,规划建设青岛都市圈,加快与周边县市同城化发展。

协同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今年1月份,山东省发改委印发《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建设。“双莱”之间将加快实现区域功能合理布局、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均衡配置;4月份,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正式印发《胶东经济圈同城便捷生活行动方案》,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将聚焦道路交通、就业社保、政务服务、医疗服务、住房保障、权益保护等6大领域25项重点任务,联合开展同城便捷生活行动。

今年,我市还将加快在黄河流域布局更多内陆港,推行海铁联运“一单制”。出台胶东经济圈共建市际县域合作区方案,高水平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建立轨道交通装备等13个胶东经济圈产业链联盟。推进胶东半岛铁路(高铁)公交化运营,实施跨市域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优化城市格局,提高都市能级

区域协同发展,既包含与外部城市间的团结协作,也要求更高效地统筹内部空间,通过区域间结构调整,精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生产力。在此方面,针对城镇化领域,青岛坚持“环湾引领、组团布局、蓝绿交融、网络支撑”,统筹市域一体发展;针对市区领域,坚持聚湾强心,着力提升环湾都市区的经济高度、人口密度、创新浓度和辐射强度,打造世界一流湾区。

按照市党代会的要求,未来一段时间内,服务业占比较重,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集中的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要谋求内涵式发展,突出文化传承、业态迭代,推进历史城区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强化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特色商贸、人文交流等功能,塑造时尚魅力核心区;要在全国范围内竞速的西海岸新区,突出开放创新、全面提质,发挥多平台叠加优势,强化航运贸易、临港经济、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功能,全面展现国家级新区特色风采,塑造综合实力展示区;有着极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北部,突出扩容聚能、产城融合,依托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区、高新区等功能区,强化物流贸易、临空经济、科创孵化、国际会展等功能,引导先进制造业有序向北集聚成群,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其中城阳、即墨、胶州要提高产业和人口承载力,塑造产业活力示范区,平度、莱西建设综合性节点城市,实现突破发展。

“这一布局,顺应了国内外特大城市发展规律,构建起‘三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化功能体系。”青岛市社科院城市所副所长冷静表示,“三核联动”就是推动东岸城区有机更新,强化西岸城区动能转换,实现北岸城区功能再造,突出国际化服务和创新型引领,打造市域现代服务业和创新经济发展增长核。“多中心支撑”,是要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性多中心发展格局。

在镇域层级,青岛将推动董家口港城、蓝谷新城加快建设,姜山、南村等新市镇速成规模,构筑面向胶东、辐射半岛的城镇发展轴带。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董家口港城、蓝谷新城是环湾都市区重要的城市组团,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分别承担着重要的开放、创新功能,是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关键性支点。根据规划,青岛将推动董家口港产城一体化发展,集聚提升临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宜业宜居现代化新港城。推动蓝谷科教产融合发展,集聚全球一流海洋科教资源和人才,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新市镇是中心城区和各区市城区之外,依托重点小城镇打造的若干功能复合、职住平衡、各具特色的发展组团,是青岛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重要支撑。例如,姜山、南村紧邻青岛环湾都市区,是莱西、平度承接都市区外溢最具优势的区位,是青岛市域北部制造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在《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中,青岛市明确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姜山、南村重点镇,依托国际招商产业园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家电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现代化小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注重提升新城、新市镇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同时,还要把生态环境和基础公共服务摆在重要发展位置,以形成山体、水系、岸线、公园、绿道、人文等有机交融,综合交通、公共服务、数字信息等网络体系支撑有力的新型城镇。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水平

卡尔维诺曾说,“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七个或是七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的问题所给予的答复。”

为了回应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期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市政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八个领域同步开展,统筹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特色风貌传承、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交通安全畅通、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提升等目标,全面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宜居宜业,将青岛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目前,我市成立了市级总指挥部、八大专业指挥部及专项指挥部“三级指挥体系”,各个专项正按照既定“任务表”全力推进。例如,在交通枢纽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将加快潍烟铁路、莱荣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推进7条在建地铁线路建设,力争2022年底实现4号线空载试运行、新开工4条地铁线路;在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方面,打通未贯通道路30条以上,开工建设公共停车场60个,泊位4万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方面,加快楼山区域、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区域、王台老工业区等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带动全市低效用地再开发……

新时代的征途已启,青岛正以坚如磐石的决心、久久为功的恒心、决战决胜的信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加速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2-04-27

上一篇: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下一篇:莱西,全力以“复”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