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市企业与驻青高校的科研成果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市科技局与青岛大学今天联合发布《推进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自《青岛市实施“硕果计划”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以来,我市发布的首个推进驻青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工作方案,拉开了新一轮高校院所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的序幕。我市将以该《方案》为借鉴和参考,以点带面,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同步推动其他高校院所实施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工程,助力实现驻青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效能的整体突破和提升。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出席发布仪式并致辞。
根据《方案》,青岛大学将围绕特色优势学科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一高地”“两中心”,即纺织领域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和医学、新能源领域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力争2022年,青岛大学在本地转化科技成果(含横向合作项目)超过200项,同比增长50%以上;本地技术合同成交额争取超过5000万元,实现翻番;由市高产促进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与青岛大学合作,新培训专业技术经纪人200人。
《方案》将推进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分解为四大重点任务,即选果、育种、建平台、做活动。在选果方面,青岛大学将建立高价值科技成果库,对有效存量专利及授权专利进行总体测评,分领域定期发布和更新科技成果包;市科技局也将委托专业机构对成果库入库成果进行高价值成果评估,选出真正可转化、能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还将组建成果转化服务团队,对成果转化所需资源进行需求分析。在育种方面,青岛大学将建立研发项目库和人才库,建立一批专家工作室,每个项目配备一名校内技术经纪人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和重点服务企业名录,形成常态化信息交流机制,力争实现企业需求精准“派单”办理;市科技局将依托相关机构,对青岛大学拟申请专利进行综合评估,有效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在建平台方面,青岛大学将搭建高端测试共享服务平台,按照“应入尽入”原则将学校科技资源释放到全社会;依托青岛大学“纺织+” “医学+”“新能源+”“文化创意+”“系统+”五大优势学科群,打造“专业+”研发服务平台,提供概念验证、中试实验、临床试验等协同创新服务;还将做强大学科技园、做实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青大产业技术会客厅”和“项目成果集散地”。在做活动方面,青岛大学计划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全年组织各类产学研活动50场以上,包括每月组织一期可转化项目路演、每月组织一期青大专场科技成果直播、举行“市长面对面”活动推进产学研合作等,以丰富活动搭建产学研深入合作平台,营造学校创新创业良好生态。
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全国各大城市都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背后也有诸多共性原因,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导致成果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高校教师擅长做学术却不善于“跑市场”、成果转化服务人员专业度不够、早期项目缺乏资金支持、成果转化缺乏中试平台、高校考核评估机制对成果转化导向性不足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市科技局与青岛大学联合推出的《方案》,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将具有不同专长的社会机构以及高校成果转化所需的各类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多方联动,携手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例如青岛协同创新研究院帮助青岛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评估工作;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依托“海豚计划”,围绕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全过程,为青岛大学等驻青高校院所提供相应的、必需的要素资源供给,帮助高校院所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风险”;半岛科创联盟帮助青岛大学进行科技成果定向推介,让成果供需双方精准匹配。
上一篇:从“局长说”变为“现场办”